《互聯網行業運行指數——中國網站》報告發布
中國互聯網協會和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1月9日聯合發布了《互聯網行業運行指數——中國網站》報告。報告顯示,2017年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,網站應用服務種類日益豐富,在數字經濟引領下,我國行業信息化程度普遍較高。
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副處長任彥介紹,報告圍繞我國網絡強國戰略目標,聚焦互聯網行業管理支撐,對當前我國526萬個全量網站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、分類、量化評估,構建了“網行中國網站指數”,旨在全面反映我國網站發展的最新狀況。
據統計,截至2017年底,我國網站數量達到526.06萬個。從地域分布看,我國網站發展情況與經濟發達程度密切相關,總體呈現東部地區多、中西部地區少的發展格局,區域發展不協調、不平衡的問題較為突出。截至2017年底,東部地區網站占68.91%,中西部地區占比分別為18.49%和12.61%。
報告顯示,我國各主要行業網站平均“網行指數”普遍較高,均在82.83以上;各主要行業信息化程度均達到一定規模,網站數量均達到上萬家。按照網站數量和網站平均“網行指數”進行綜合考量,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、金融業、教育業、批發零售業等行業的網站水平較高。此外,在綜合“網行指數”前500網站中,數字經濟涉及網站數量占比達到58%,電子商務、信息服務、“互聯網+”融合、ICT等行業中的重點網站多有上榜。
從行業分布來看,批發零售業、信息技術產業、制造業、房地產業等行業主辦網站的數量較多,衛生、金融、商務、交通、餐飲等行業主辦網站也逐漸興起。從網站內容分布看,網絡科技、休閑娛樂、生活服務、行業企業、商務服務、綜合網站、購物網站和教育文化等類型網站數量最多。
從網站接入市場看,民營企業占據較大份額。原因在于,一是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在網站接入市場的份額繼續下降,其直接接入的網站比例僅占我國網站總量的4.23%。二是民營企業接入市場份額集中趨勢明顯,其中排名第一的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接入了全國36.65%的網站。三是近年統計數據顯示,接入網站數量排名前10的企業已經形成相對穩定的格局,且這些企業均為民營企業。
從地域統計網站訪問熱度指數總量來看,網站地域發展情況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呈現正相關的特點,經濟較為發達的華北、華東和華南區域訪問熱度較高,這與該部分區域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更高也有關系。
報告還顯示,目前IPv6(互聯網協議第六版)、CDN(內容分發網絡)等互聯網技術應用不斷普及,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作為技術創新源頭,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。但是,整體推廣應用范圍仍需進一步擴大。

添加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