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SS
CSS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的英文縮寫,即層疊樣式表。CSS是一種標記語言,不需要編譯,可以由瀏覽器執行。CSS用來控制頁面的顯示樣式。
目錄 |
CSS介紹
- CSS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(層疊樣式表)的簡稱.
- CSS語言是一種標記語言,它不需要編譯,可以直接由瀏覽器解釋執行(屬于瀏覽器解釋型語言).
CSS簡介
DIV+CSS布局大全
CSS布局的優點
用CSS布局相對于傳統的TABLE網頁布局而具有以下3個顯著優勢:
1:表現和內容相分離
2:提高頁面瀏覽速度
3:易于維護和改版
CSS樣式規則
CSS的語法很簡單,它使用一組英語詞來表示不同的樣式和特征。
一個樣式表有一組規則組成,每個規則提議涂改"選擇器"(sekector)和一個定義部分組成,每個定義部分包含一組有半形分號(;)分離的定義,這組定義放在一對大括弧({ })直接,每個定義有一個特性,一個半形冒號(:)和一個值組成
選擇器(Selector):通常為文件中的元素(element),如HTML中的<BODY>,<P>,<strong>
等標簽,多個選擇器可以半形逗號(,)隔開。
屬性(property):CSS1、CSS2、CSS3規定了許多的熟悉,目的在控制選擇器的樣式。
值(Value):指屬性接受的設定值,可由各種關鍵詞組成,多個關鍵詞大都已空格隔開。
要針對沒有標簽定義范圍進行樣式設定時,可利用code><div></code>與<span>
標簽
例子: <source lang="css">
P{ font-size: 110%;font-family: garamond, sans-serif;}
H2{ color: red;background: white;}
.highlight{color: red;background: yellow;font-weight: bold;}
</source>
在這個例子里有三個選擇器:P
、H2
和.highlight
,color: red
是一定義,其中color
是屬性,red
是color
的值。
在這里HTML種的結構 P
(段落)和 H2
(二級標題)獲得了不同的樣式,每個段落的字體的大小比包含這個段落的結構的姿態的大小要大10%,其中字形是Garamond
,假如Garamond
沒有的話,那么使用一般的sans-serif
字形。2級標題的字用紅色,底面是白色的,這個例子中的第三個規則規定了一個class
的樣式,通過class
屬性每個HTML結構都可以被指定為這個class
,例如:
<P class="highlight">這個段落將被顯示為黃底紅字粗體。</P>
顯示為
CSS檔內也可以包含注釋,注釋以/*
開始,以*/
結尾,例如:
/* 注釋 */
CSS縮寫規則
使用 CSS 縮寫可以減少 CSS 文件的大小,并使其更為易讀<ref>常用 CSS 縮寫語法總結</ref>,例如:
1. 顏色縮寫:16 進制的色彩值,如果每兩位的值相同,可以進行縮寫,例如:
- 000000 可以縮寫為 #000,#336699 可以縮寫為 #369;
2. 盒尺寸縮寫:Property: Value1 Value2 Value3 Value4;四個值依次表示 Top,Right,Bottom,Left
3. 邊框縮寫
邊框的屬性如下:
border-width: 1px; border-style: solid; border-color: #000;
可以縮寫為一句:border: 1px solid #000;
4. 背景縮寫
background-color: #F00; background-image: url(Background.gif); background-repeat: no-repeat; background-attachment: fixed; background-position: 0 0;
可以縮寫為一句:background: #F00 url(Background.gif) no-repeat fixed 0 0;
CSS發展歷史
哈坤于1994年在芝加哥的一次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了CSS的建議,1995年他與波斯一起再次提出這個建議。當時W3C剛剛建立,W3C對CSS的發展很感興趣,它為此組織了一次討論會。哈坤、波斯和其他一些人(比如微軟的托馬斯·雷爾登)是這個項目的主要技術負責人。1996年底,CSS已經完成。1996年12月CSS要求的第一版本被出版。
- 1996年W3C正式推出了CSS1.
- 1998年W3C正式推出了CSS2.
- CSS2.1是W3C現在正在推薦使用的.
- CSS3現在還處于開發中.